太麻里鄉
太麻里鄉大約於在1000年前由打馬族人開墾,因為打馬與太麻音相似,後來就翻譯成「太麻里」,目前太麻里鄉的居民有排灣族、阿美族、魯凱族、外省籍、閩南及客家六個族群,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居住地。
太麻里鄉最有名的莫過於金針花了,太麻里的金針山因為盛產金針而聞名,每年夏天的8-9月,有美麗的金針花季,滿山黃澄澄的金針花,總是吸引大批遊客前來。
★認識金針花文化
(ㄧ)金針花簡介
1.別名:金針花又叫做「忘憂草」,古時候的孩子一出門就是好幾年,因此在離家出遠門前,就會在母親居住的地方附近種上幾叢金針花,藉由讓母親照料金針花,以分散對子女遠行的擔憂,緩解思念,因此金針花又叫「忘憂草」。
2.花季:金針花開的季節約在每年的8-9月份
3.生長環境:太麻里金針山的地理氣候清爽、陽光充足,非常適合種植金針花,臺灣除了太麻里之外,花蓮的六十石山、赤柯山都以滿山遍野的金針花而聞名,其中以太麻里的金針山面積最大也最出名。
▲ 太麻里上的金針花
(二)金針產業的興衰
1.早期:早期的金針花還沒開就被採收製作成金針乾,金針花多半拿來食用以及當成買賣的物品。
2.沒落:因為金針的價格很低,採收成本太高,農民不想採收,於是放任金針開花。
3.轉型:到訪金針山的遊客意外拍下金針花開的美景,發現沒落的金針產業有另外的美麗風貌,這幾年逐漸轉型為休閒農業,讓遊客自己賞花、採花、食花,端出金針花餐。
4.金針花的附加價值:近幾年太麻里鄉公所已將金針山規畫為休閒農業區,建設休閒賞景步道,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賞花,相對帶動當地民宿業者及餐飲業者另一項經濟效益。
▲ 加工烘烤後的金針花
(三)動手做-金針花料理
1.動手做料理:動手做金針排骨湯
2.注意事項:新鮮的金針花含有「秋水仙鹼」,進食後被腸胃道吸收便會被氧化成有毒物質而引發中毒。乾製的金針是無毒的,在煮食前以清水浸漬五分鐘左右,然後再放到鍋內炒食或煮湯就可以食用。
(四)參考資料
1.文字部份
(1) 太麻里鄉公所:https://goo.gl/LiU7P1
(2) 今周刊198期:https://goo.gl/WNkLc5
(3) 旅遊資訊網:https://goo.gl/bzhJ
(4) 拈花惹草集部落格:https://goo.gl/DGtEqr
(5) 金針花的應用:https://goo.gl/GE3Yjn
(6) 國家網路醫藥:https://goo.gl/sTh4zz
(7) 旅遊王:https://goo.gl/vCbLDK
(8)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:https://goo.gl/dFdJ5N
2.圖片部份
(1) 臺東農會:https://goo.gl/dSSzyw
(2) 台東製造:https://goo.gl/bgZAT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