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上鄉
池上鄉,有著得天獨厚的縱谷美景,雨量豐沛,造就聞名全臺的優質池上米,池上便當更是聞名,有「米故鄉」稱號,是不可錯過的觀光勝地。2010年,獲選為交通部觀光局「國際光點計畫」,命名為「池上光點」。
★認識稻米文化
池上鄉的地形平坦、土壤肥沃,從古至今居民主要以農業種植稻米為主,在氣候的影響下到米成為昔日進貢日本天皇的貢米,更在民國77年(西元1988年)獲得金米獎,成為全台灣品質最優良的稻米品種,也為池上鄉的農業經濟帶來新的契機。
(ㄧ)雲門舞集
1.劇名:稻禾
2.意義:結合人與自然、東方與西方、死亡與重生,以歌頌大地。
3.靈感:來自稻米故鄉-池上,林懷民與舞者一同跟農夫收割,體驗在稻浪中舞蹈。
4.演出:國內外演出都頗受好評,投影池上稻田景色更是美如仙境,觀眾給予熱烈的掌聲表達感動。
▲ 一大片結實累累的稻米
(二)池上光點
政府結合民間力量,讓四季皆能享受稻米帶來的饗宴。
1.春耕野餐節:在大坡池畔的草地上,吃著米香點心,搭配樂團演奏,享受輕鬆的午後。
2.池上夏耘米之饗宴:結合在地人的手藝與飯店合作,舉辦特色「辦桌」。
3.池上秋收音樂會:以金黃稻穗為舞台,邀請國家級音樂團體驚艷的表演。
4.冬藏:以專家達人的講座為主。
▲ 在美麗的大波池上進行活動
(三)博物館
1.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:呈現當時候的飯包故事、木盒飯包的演變,也規劃歷史文化區、農田農具區、稻米文化區等,還有火車月台,整館裝置古色古香。
2.金色豐收館:展現製米的過程,從耕種、收成至包裝出貨,是需要花費多道手續與時間,且能了解各種機具使用,另外有DIY製作米香的活動體驗。
3.稻米原鄉館:由社區中最主要的米倉整修而成,集合了特色農產品和古老歷史農具,亦有DIY手作,在館內享用農民辛苦耕種的飯包,更為珍惜。
▲ 品嚐美味的池上飯包
(四)體驗活動
製作飯糰,先將煮熟的米飯鋪平,並把喜歡的食材放製米飯上,接著將其包裹起來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飯糰。
(五)參考資料
1.文字部份
(1) 臺東縣觀光旅遊網:https://goo.gl/NFvMHK
(2) 旅遊王:https://goo.gl/n2smRP
(3) 雲門:https://goo.gl/rcwVzR
(4) 雲門:https://goo.gl/G64FY6
(5) 台灣好基金會:https://goo.gl/X7u1Rb
(6) 悟饕池上飯包:https://goo.gl/peqcN5
(7) 臺東池上鄉農會金色豐收館:https://goo.gl/BdnN4a
(8) 池上稻米原鄉館 :https://goo.gl/tTjJq5
2.圖片部份
(1) 台東製造:https://goo.gl/bqld2N
(2) 台東製造:https://goo.gl/M6xEpe
(3) 臺東縣觀光旅遊網:https://goo.gl/HhQmw3
(4) 台東製造:https://goo.gl/o4Ytsh